乳山市城区街道腾达社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寻求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机融合,从“立信、立互、立奖、立广”入手,以点带面,“健全信用制度,建立信商一条街”,全面铺开“信用+志愿”模式,营造出和谐、互助、诚信、友爱的城市社区新环境,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激励机制。
立足“信”,社区治理添动力
为充分发挥信用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社区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社区治理相融互促,通过实施“腾达365”品牌项目,积极引导党员、物业成立“党旗红”基础服务志愿队、“红先锋”专业服务志愿队、“红邻里”居民调解志愿服务队等由500余人组成自治组织3支。
全年解决了居民纠纷,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私搭乱建等140余件难点问题,根据志愿服务次数和表现累计积分,进一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为社区治理增添全新动力 。
立足“互”,构建信用+志愿互动模式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腾达社区以惠民为出发点,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创新诚信储存和激励机制互动模式。
为保证诚信建设体系的完善性与可持续性,腾达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楼长作用,构建纵向到底的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将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志愿服务等纳入加分因素,居民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累积诚信积分,从而做实了诚信建设,也促进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立足“奖”,强化诚信积分运用管理
为推进社区信用建设构建,强化诚信积分运用管理,社区为志愿者建立信用台账及奖励机制。同时充分挖掘社区可用资源,建立诚信超市,整合实物类兑换资源库,开展积分兑换活动8场,兑换物品60余件,受益人次80余人次,为信用等级高的志愿者和居民颁发荣誉证书。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居民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累积诚信积分,实现诚信处处可为、诚信时时可做、诚信事事可干的良好社区信用生态。
立足“广”,加大诚信建设教育
为全面加快社区信用体系建设,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宣传模式,助推信用建设入人心。
线上方面
充分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广泛推广,定期在社区公众号平台发布“信用”相关主题活动、文章。
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志愿者群等广泛调动居民参与到信用主题活动中来,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进社区作用。
线下方面
1、发动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区长、志愿者等在社区门市店、小区,张贴、发放倡议书,帮助居民进行“威海市民卡”App下载,呼吁居民关注个人诚信体系。
2、同时在社区不同业务窗口张贴 “威海市民卡”App 二维码,引导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扫描下载,并向居民耐心讲解“诚信积分”“信用体系”等相关内容。
3、利用LED大屏幕进行信用信息滚动宣传,让来办业务的居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信用信息,使居民口口相传,互相传递有关信用最新信息与通知,不断深化提高个人诚信意识。
健全信用制度建设 提升社区信用建设水平
腾达社区高度重视信用制度建设工作,召开信用制度建设研究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每项措施的合理性,确保各项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将信用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社区信用体系建设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社区信用建设水平。
建立“信商一条街” 带动文明诚信新风
腾达社区对接驻区单位农商银行、中信银行、天骄银行,走访辖区商圈、物业公司,打造腾达社区诚信联盟,并试点推进罗马阳光城、隆城林语周边信用街巷、好邻居物业、腾达物业信用物业建设,利用社区微信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一方面引导商圈从业者诚信经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商家诚信经营、志愿活动的参与提升品牌公信力,吸引居民放心消费,提升城市商业品质活力。
下一步,腾达社区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突出社区志愿服务、信用建设的双轮驱动,确保信用建设实现常态长效,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优良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