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环翠区桥头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探索乡风文明新路径,使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如今,移风易俗工作在桥头镇全面铺开,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乡里,移风易俗的“小切口”助推了乡风建设“大文明”。
完善条约,规范文明好行为
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的建设指导,督促指导各村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白事简办、拒绝高价彩礼、控制酒席规模,拒绝婚嫁喜事大操大办等纳入管理范畴,进一步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管理方式,采取以德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共育文明乡风。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事例讲解等形式,宣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优秀事迹,广泛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摈弃婚丧陋俗中来,营造革除陋习、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
活用阵地,连起百姓“幸福圈”
在主要交通路口、街道门前等醒目位置设置“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墙体绘画、专题专栏。每年在各种节日、节气等重要时间节点制作移风易俗宣传海报,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今年以来,更换移风易俗公益广告23张、更新宣传栏60余处,实现1个社区、51个行政村全覆盖。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桥头大集、文化广场等新兴阵地,将移风易俗搬进广场和大集等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末梢”,串珠成链,全域培育移风易俗新土壤。
积分兑换,养成文明好风气
大力推进信用积分制建设,把遵纪守法、公益美德、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体系,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评比结果在村公开栏进行公示。村民可以到积分爱心超市用信用积分兑换相应物品,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带动村民养成文明节俭、孝顺老人、助人为乐的好风气。目前,全镇农户都已纳入积分管理,积分兑换物品折合人民币160万元。
整合所前片区5个村的信用管理机制,制定符合实情、标准一致的信用积分管理办法,推动诚信兑换服务“跨村通办”。同时,丰富兑换应用场景,在菱角湾片区党总支综合服务中心休闲区设置特色中药饮兑换等特色服务,成为夏日村民降温消暑的第一选择,综合服务中心使用率逐渐提高,今年以来已兑换近200人次。
文化惠民,弘扬民俗进万家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春节、中元节、重阳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有利时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移风易俗过春节,倡导文明过节、孝老爱亲等内容,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榜样模范故事,让文明之风吹进百姓家。截至目前,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7次。
以文明宣讲、“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为契机,组织群众和文艺志愿者创作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采取“接地气”“说土话”“讲故事”的手法,让老百姓演身边人、说自家事、唱时代歌,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今年以来,开展文化文艺、宣讲活动等120余场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
下一步,桥头镇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坚持立足实际、破立并举,通过举办移风易俗文艺展演、移风易俗宣讲活动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新思想,在寓教于乐中引领新风尚,不断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营造出婚事新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