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_300元快餐不限次数加微信好友,聚凤阁全国统一入口,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威海文明网 ->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 威海市乡村文化振兴|荣成市:放船归来望海潮 渔乡新谱渔家傲
威海市乡村文化振兴|荣成市:放船归来望海潮 渔乡新谱渔家傲
发表时间:2023-11-27   来源:

  今年上半年,荣成石岛渔家风情示范区入选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丰富的渔家文化底蕴,示范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弊芤,籍由近半年来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逐渐构建起文化引领、山海联动、多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近日,大众日报农村版——《农村大众》记者走进示范区所在的宁津街道,通过深入各村蹲点采访,在头版显著位置以《放船归来望海潮,渔乡新谱渔家傲》为题,对在示范区内的见闻进行了全景式报道。

  在石岛,以前的渔家,心愿是每次出海,鱼儿满仓,平安归来。

  而今天,渔家已有了新的营生:收网静去不出海,“示范区”里唱“新歌”。

  消费驱动

  新业“花”开火出圈

  石岛渔家风情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位于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2平方公里,含18个村。已有数百年历史的马栏耩村就是其中之一!拔颐谴迨鞘痉肚ㄉ璧囊桓鲋匾诘!备么宓持Р渴榧且拷樯。

  马栏耩村东邻蔚蓝的大海,西接狭长的潟湖。过去,村民大都以出海捕鱼和近海养殖为生,全村220户人家,700多间海草房。随着外出人口的增多,村里不少老屋被闲置,产业也不见起色。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不断推介下,生态良好、极具渔家特色的马栏耩村,受到诸多游客的青睐:一排排海草铺就的屋顶,一块块方石垒砌的石墙,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的背景;海边的沙滩,成为欣赏日出的好去处;村民们习以为常的渔家饭,也勾起了游客们的食欲……马栏耩村因此开始出圈,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

  村里有了人气,自然多了商机。海草房冬暖夏凉,有些游客就想住一下,体验体验啥感觉;刚上岸的海鲜,有些游客更想尝一口鲜;海边的沙滩,平坦整洁,有些人流连忘返,想支顶帐篷听着涛声看星星……

  “我这个院子多年不住了,3年前租出去后,被改造成了高端民宿,我一年可以拿到9000元的租金。”游客的新需求,让村民尹家耀的旧院换新颜,“到今年为止,我们村旧房改民宿的已经有20多家了,开一家火一家,旅游旺季,一晚上2000多元的价格,还是一房难求!

  马栏耩村北有一片4公里长的沙滩,当地人叫做莲花滩,过去村民养殖海带,这里是晾晒海带的天然空场。“没想到游客来后,这里成了热门打卡地,露营的、烧烤的、运动的,有时一天能来几千人,热闹得很!币拷樯,“下一步,借着示范区建设的东风,我们将把这里打造成高端海水浴场,目前相关规划都已做好,投资主体已经确定,明年‘五一’就可以开业了,届时我们村又多了一个产业。”

  借力挖潜

  激活一片“沉睡资源”

  渠隔村是个有着近700年历史的村子。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偏于一隅的渠隔村,脚步显得慢了些。

  “我们村,东邻谷牧旧居东墩村,西挨有元代古墓的留村,另外村里有一棵树龄超千年的银杏树,还有不少海草房,不少妇女会做花饽饽,围绕这些资源,都可以做文章。”2014年担任村支书后,张德波着眼本村现有资源,以良好生态资源和传统民俗文化吸引外地游客,进而做大本村以花饽饽为主体的美食产业。

  随着示范区建设的推进,渠隔村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引起了专业投资公司的注意。

  “村子虽然偏一些,但这里自然环境好,民风淳朴,还保留有不少传统民俗文化,好好挖掘整理一下,都可以转化为很好的旅游资源!本喾娇疾旌,威海安智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斯梁决定在渠隔村投资,将该村打造成一处以旅游、康养为主题的度假基地。

  村子古老,这给夏斯梁带来充分发挥的空间。一个院子一个主题,每条街巷都有不同的故事,村里的耕地今后也将被改建成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等等。

  宁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文荣介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诸多像安智家一样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已入驻当地!敖窈,示范区打造,将引入专业招商运营团队,投资主体将由政府为主改为社会资本为主,以运营吸引招商,以招商丰富产品,进而带动整个示范区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多家公司在示范区内已投资实施了12个重点项目,挖掘了诸多沉睡的资源,也激活了示范区内的诸多村庄。

  农旅互促 产业融合

  吸引年轻“新村民”

  11月15日下午4点,初冬的山村留村,气温已接近冰点,但在德信红公司的果园内,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着摘苹果,此起彼伏的笑声和拖拉机的轰鸣声,为寂静的山村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咱种的是黄金维纳斯,今年才第二次挂果,没想到品质能这么好!钡滦藕旃玖舸迓糜蜗钅扛涸鹑苏欧椒剿。

  公司700多亩的果园,预计总产量超过60万斤。虽然总产量有些少,但德信红公司董事长闫红强却信心满满:“2019年我们才涉足农业,这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1971年出生的闫红强,原本经营一家防水企业,怀着对农业、农村的朴实情怀,他选择在留村落脚,投资农业。

  留村是山区村,地势坑洼不平,土地瘠薄,但闫红强认为,该村在示范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公司入驻后,闫红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苹果、梨、食叶草等种植项目,同时以高蛋白的食叶草为饲料,养殖黑猪。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公司还以已经开发的留村文化传播园为基础,积极开发村里的海草房,打造特色民宿,组织开展农事体验等活动。

  该村党支部书记程忠安介绍,今年旅游旺季,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事实证明,闫红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农业不仅增加了就业、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闫红强介绍,今后他们在继续做大农业的同时,还将在旅游业上发力,将农文旅进一步融合,以产业吸引年轻人、引进“新村民”。

  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向华介绍,示范区内像马栏耩村、渠隔村、留村等18个村,海洋文化、渔家文化底蕴丰厚,当地根据各区域不同特色,将示范区分为北部“风情海岛”板块,中部“综合提升”板块和南部“十里故乡”板块。再根据不同板块和各村实际资源禀赋,各级各部门因地、因村精准施策,强化基础建设,整合海洋、陆域资源,以多效联动方式,构建起了文化引领、多元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模式。今年上半年,荣成石岛渔家风情示范区入选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丰富的渔家文化底蕴,示范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弊芤,籍由近半年来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逐渐构建起文化引领、山海联动、多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文明实践 · 志愿服务 >更多
文明城市 >更多
文明村镇 >更多
主办单位: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维护: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