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根脉的底蕴所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羊亭镇坚决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要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非遗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助力农民增收,以文化体验廊道和黄河大集做强乡村文化体验游,以美德信用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群众精神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上升。羊亭镇公众号推出“乡村文化振兴”专栏,对镇域“村村有好戏”文体活动、文明实践、文旅工作、美德信用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让乡村文化热起来、火起来。
推进阵地融合 打造“沉浸式”文化展示平台
按“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要求,羊亭村坚持立足乡土以文化人,通过知识宣讲、政策解读、舞蹈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塑形铸魂”并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着力打造“美德信用”治理场景,推进弘扬传统文化、拓展宣传场域、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活居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性。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担负繁荣乡村文化的阵地功能,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载体,羊亭村深度挖掘农家书屋效能,不断丰富活动内涵,结合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活动,打造集理论宣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发挥本土优势 创建“走心式”文艺团体品牌
文化活动领域,羊亭村保持文化活动发展“双轨并进”,一方面通过激发居民主体活力,发动辖区“能人”,完成多部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合唱、吕剧等优秀节目,扎实开展居民喜闻乐见、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擦亮文艺品牌,提高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社会公益组织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惠民塑造幸福村居。
随着文化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村居链接各方资源,组建各类文艺团体,积极参与大活报、纳凉晚会、红歌合唱等镇域系列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一把文化的“金钥匙”,打开乡风文明和群众满意“两把锁”。
统筹资源整合 开展“互动式”文化体验活动
此外,结合村居内老年人较多的特点,依托老年课堂,常态化开展舞蹈培训、文体活动、手工制作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实现文化与居民生活深度融合,让“养老”变“享老”,让“夕阳”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