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荣成市立足文明实践先行优势,在阵地建设、项目引领、活动开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常抓常新,推动文明实践从试点破题、全域推进到深化拓展、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具有荣成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数字赋能助力荣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案例荣获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数字城市“百景奖”。在央视出品的《文明风盛新时代》专题片中,对荣成文明实践工作经验进行推广宣传;先后4次在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文明实践前沿论坛上做经验交流。
建强实践阵地,扩大“文明”半径
在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强化资源整合,构建高质量的文明实践阵地格局。市级层面,坚持系统化思维规划布局,高标准打造6条文明实践展示带,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建成社区“居民会客厅”、农村“邻里议事厅”120余处,打造那香海、瀛波等文化建设示范社区12个。镇级层面,组织引航、燕语春风等市级文明实践团队与22个镇街文明实践所结对共建,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村级层面,对常住人口较少、硬件基础较差的村居,实施跨村联建,建立片区文明实践中心站85个,实现阵地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办,带动片区文明实践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精育实践项目,打造“文明”名片
深化文明实践“项目合伙人”建设,开展文明实践“爱心伙伴项目征集令”活动,引导文明实践团队有针对性地策划服务项目,确定有特色、可实施的文明实践项目编制“白皮书”,2024年累计筛选发布项目70余个,招募“项目合伙人”56个,募集善款131.6万元,为文明实践注入源头活水,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举办项目“路演大赛”“项目伙伴赋能”等活动60余场次,提升项目运营能力和团队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到1550支,注册志愿者突破20.8万人,每月发起文明实践活动6000多场次,培育叫响暖心食堂“餐前一刻钟”、情暖光荣之家等特色品牌项目200余个。
丰富实践内容,厚植“文明”沃土
依托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平台,推动“演出、宣讲、人气”等优质文化资源和公共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举办文明实践之夜晚会,点亮文明实践“夜生活”。围绕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引导群众在参与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留住乡愁记忆。山东省“我们的节日·端午”和威海市“七夕”“中秋”“邻里文化节”国庆专场等省市级活动在荣成市举办,“荣归故里·我在荣成过大年”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通报表扬。
2025年,荣成市将以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行动为主线,深化“文明实践+”模式,发挥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基层治理的作用,在全省、全国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举办“一城仁爱风”文明实践所(站)长访谈、站长擂台赛、项目PK赛、“我的实践故事”宣讲大赛等系列活动贯穿全年,打造一批文明实践综合体和服务驿站,构建以“爱心飞扬温暖荣成”主品牌为引领的“五为”文明实践品牌矩阵,推动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全面激活基层治理“文明基因”,持续擦亮“一城仁爱风”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