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宰客”,雪冷心要暖,留给东北的时间还有多少
2018新年伊始,一篇名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网贴火了,杀伤力惊人,一时之间对于雪乡的讨伐铺天盖地。文章痛斥了黑龙江雪乡的旅游乱象,揭露了景区内有商家销售天价餐饮、旅馆价格欺诈等行为。随后媒体迅速跟进报道,雪乡管理部门查实了文章提到的赵家大院的价格欺诈行为,对其处罚5.9万多元,同时将其列入不诚信家庭旅馆“黑名单”,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又有游客反映,在参加去雪乡的旅行团后,被“狠狠地宰了一顿”。“中国雪乡这个地方,一年12个月,它只营业3个月,所以经常有人说‘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谁是羊啊,大家都是羊!”这段话,是游客在从哈尔滨报团参加雪乡两日游后,在前往雪乡的路上录下的。视频中女导游猖狂至极,威胁游客“你要是选择人遭罪,那你今天可就真遭罪了”,还以实例明示游客,头几年有对情侣因为没买游乐项目,结果男的被冻得“高位截瘫”,女的“终身不育”,扬言1680元的套票“游客非买不可”。然而,游客在被逼买票后才发现“被坑”。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该事件的发酵,引发了更多游客们对于雪乡“宰客”经历的吐槽。
对于雪乡,大概现在正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表达愤怒和批评是一种潮流所向,这种集体的愤怒,在将雪乡推向一个深渊,雪乡有可能会被毁灭吗?有。被谁毁灭?大多数人会说被雪乡人自己,我想说,也是被点燃、被引导、被激化的大众的情绪。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旅游乱象的曝光并不鲜见,但是主要集中在海南三亚和云南等地。新年伊始,恰逢冰雪游旺季,“雪乡宰客”事件的曝光,加上多名大学生到雪乡旅游遭遇车祸的惨剧,及毛振华控诉亚布力管委会的事件,使得热度不断攀升的冰雪旅游备受关注,也引发人们对东北旅游乱象和冰雪旅游经济的种种热议。
每一个去到雪乡的游客都怀揣着美好的“冰雪憧憬”,然而很多人的憧憬都被无情的现实打破,游客们共鸣式的诉苦将雪乡、东北旅游业送到了放大镜下。某种意义上,雪乡是旅游界的“暴发户”,近些年在摄影师、综艺节目、网络的助推下,迅速窜红,但雪乡旅游的服务和设施却没有跟上知名度的暴涨,欺客宰客的事件频发,让雪乡蒙上了“黑心炕”的骂名。这骂名不亏,这是雪乡为自己的野蛮生长付出的代价。
“磨刀霍霍”向游客,到底是个别事件还是早已有之的潜规则?雪乡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气和名声,到底该如何维护?
不少人说,哪儿不能看雪啊,非要到雪乡去!然而,中国,乃至世界,只有雪乡。雪乡的雪有极为独特的审美意义,由于自然的造化,雪乡的雪粘稠度极高,能够随物赋形,形成奇异的雪蘑菇、雪桌子、雪豆腐……网络随便一搜的照片都可以证明。
雪乡之所以变火,正是因为十多年来在游客间口口相传的声誉积累,形象建立不易。虽然相对于东北整体而言,雪乡旅游的乱象属于个别现象,但一两出负面事件,就足以影响到整个东北冰雪游的美誉度。
时间不等人,负面影响平息要和温度赛跑,因为很快就会到春暖花开冰雪游的黄金季节过去的时候。希望政府整治市场能够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久久为功,防止反弹,真正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建游客信心,让违规的经营者真正出清,让游客身处美好雪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雪冷心却暖的幸福。(许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