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城区街道阳光社区成立于2021年,内含5个小区,社区党总支下设6个网格,自管党员66名,在职党员386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137家,常住居民2237户、4280人。社区先后获得了 “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威海市消防安全工作先进社区” “威海市健康社区”等荣誉称号。自社区成立以来,阳光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绣花针”,用心用情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加强文化社区建设、共绣和谐美好“阳光大家庭”理想蓝图。
穿起党建引领“一根针” 勾画为民服务“新风景”
自“五双”工作机制推广以来,城区街道阳光社区以双报到工作为重点,以联席会议机制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从办好民生实事、做实志愿服务两方面靶向发力,采取“六何工作法”,即何事、何地、何时、何人、何因、如何做,精准到事情进展每一步,以精准步骤倒逼问题解决,同时,深化志愿服务,以志愿活动为载体,深化党群关系“鱼水情”,编好党群关系“连心结”。
为切实做好开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维护校园周边秩序,阳光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和社区志愿者,开展“阳光护幼苗”上下学活动,他们分工明确,与学校安保人员一起维持校园门前秩序,护送学生安全入校;他们还积极疏导交通,引导分流过往车辆,及时疏导送学车辆和家长即停、即下、即走,减少人员聚集和停留,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畅通无阻。
香格里拉二区东部主路因建设时未规划路灯,夜晚过往行人、车辆通行时存在安全隐患。阳光社区多次沟通小区两家物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查看情况,并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规划,确定路灯具体安装方案。由致恒物业、新世纪物业、双报到党员共同出资,安装路灯4盏,困扰小区居民的夜间出行问题顺利解决。
阳光社区积极开展党群“心连心”传统节日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及共建单位前往看望辖区内的弱势群体,并为他们捐赠了生活物资。鉴于当前婚姻家庭纠纷日益增多的情况,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市法院,开展了《婚姻家庭法》的普法活动,旨在帮助辖区居民防范和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此外,为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阳光社区每季度还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摆摊”赶集活动,设置了10余项便民项目,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链接社区资源“一张网” 激活为民服务“内生力”
阳光社区始终以改善硬件设施与丰富精神内核为两条工作主线,建设“尚德睦邻、和谐阳光”文化品牌,凝聚共建合力,积极对接辖区内共驻共建单位等资源,精心提供“家门口”的“嵌入式”服务,延伸公共场所服务链条,用民生服务“小切口”撬动社区“大治理”,倾心打造群众身边“永不打烊”的党群服务中心。
阳光社区积极整合资源,联合威海红帆等社会公益组织,招募寒暑假休假的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美甲技艺,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美甲服务。此外,阳光社区为助力辖区内青少年的成长与实践,组织怡园中学的学生们上门探访社区内的老党员,两代人促膝长谈,老党员们用自身的故事激励着学子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传承和践行红色精神。
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阳光社区成立银龄人才续航驿站,不仅为社区内的京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宝贵平台,更吸引了众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居民积极参与,在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感受国粹艺术的魅力。阳光社区还定期邀请戏曲家协会副主席、老年大学戏剧团团长邓玉花前来指导。她耐心地教授水袖舞的表演技巧,从基本的步伐、手势到复杂的身段、表情,都一一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社区驿站的京剧表演更加专业、顺利。
为强化社区文化队伍建设,阳光社区对辖区党员人才进行摸底排查,整合社区在职党员、老干部党员等优势资源成立社区“党员艺术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从大合唱比赛到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利用特长为社区文化工作贡献力量。通过开展黄河大集、“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社区文化带头人,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
下步,阳光社区将继续以党的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贴近居民、发动居民,引导居民参与到文化社区建设中来,同时结合社区工作实际,不断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方法、好方法,优化社区治理模式,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