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凤林街道新都花园社区成立于1995年,是经开区成立的第一批城市社区,辖区常住居民2300余户,6000余人,入驻企业、商户500余家。近年来,新都花园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优化基础服务布局、整合资源互利共赢、加强关爱一老一小、文化赋能社区治理四方面打造“文化赋能 和融新都”品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受惠其中,构建居民身边的文化阵地,营造邻里和睦、尚美向善、和谐共享的社区氛围。
优化基础服务布局,强化文化阵地建设
坚持目标导向,以满足居民高品质文化需求为目标,突出共建共享,充分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打造以新都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的15分钟社区文化生活圈、文明实践服务圈。
优化社区文化阵地。推出“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结合社区功能布局和现有资源,“一站式”打造社区书屋、书画室、健身活动室、家长学校、社区大讲堂、巾帼手工坊等文化功能室,大大提升了社区资源的使用效能和社区服务能力。深化“不打烊”全时段服务。推出功能室开放“假日不打烊”服务,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做好管理接待,有效推动文化服务、休闲娱乐、教育讲座等文化活动常态开展。
拓展文化宣传载体。文化长廊浸润人心。在社区大院设置文化长廊,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社会公德、清廉家风、美德健康生活等文化元素,把文明新风送到百姓身边,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熏陶,教化润物无声。文化展播催人奋进。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宣传设施,在服务大厅安装6.5平米彩色大屏幕,轮播普法宣传、理论政策、文明活动及好人风采等,使文化传播形式更加生动、丰富、立体,进一步优化空间利用。
延伸文化活动矩阵。以满足辖区居民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链接辖区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新都中学、艺术培训机构等10余处文化场所,开展“公益市集”“好书伴成长”“体验面塑非遗文化”等系列活动,扩大社区文化服务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社区文化生活圈吸引力。
整合资源互利共赢,和谐共建促进发展
立足辖区资源,联合专业人才、联动社会力量,持续扩大社区文化服务“朋友圈”,不断增强社区文化活动号召力、感染力。
建立多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党总支带领社区127名“双报到”党员和200名共青团员转化为志愿者,部分青少年、辖区企业和居民等群体也加入其中,现注册志愿者已达1155人,服务时长达到1341小时。持续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效能。建设“理论政策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童参与创未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10余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年开展各类活动40余场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成为社区文化治理的骨干力量。
整合吸纳辖区优势资源。发掘辖区内学校、培训机构等单位文化教育资源,双报到单位、共建单位党员干部定期化身“宣讲员”,打造“红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感受革命精神。链接辖区爱心企业单位,开展惠民义诊、便民理发等公益活动,惠及居民3000余人。
汇聚社会文明实践资源。社区链接坚果公益、临港区创新创业园、威海清风公益等专业社会组织团队,开展“小小科学家实验课堂”“我也走老红军的路”“养生八段锦 健康伴您行”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带动居民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加强关爱一老一小,倡导文明美德风尚
社区积极倡导尊老爱幼新风尚,通过系列活动措施,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
温暖一“老”。在社区打造“温暖港湾”,为空巢老人提供公益理发、爱心修脚等“家门口”暖心服务,并从本楼、本单元挖掘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就近帮扶,提供家政服务、关爱陪伴、心理疏导等,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关爱;对“活力”老人开设声乐班,组建舞蹈队,成立“新都展风采”艺术队,举办“猜灯谜 闹元宵”“和谐之声 欢乐共享”等文艺汇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关爱一“小”。打造“童参与 创未来”儿童友好服务品牌,建立起一筑童圈、二解童忧、三护童真的长效服务机制。建立“九三之光·宝威书房”儿童阅读空间,为童阅书屋增添书籍460本,每半个月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益智类亲子活动、阅读推广等公益活动,打造儿童友好阅读空间,营造书香四溢的社区氛围。针对辖区双职工家庭多、困难职工子女假期无人照顾的现实情况,社区打造“快乐特长班”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招募8名志愿者,累计为85名青少年开展假期公益托管。
守护一“幼”。针对婴幼儿,打造“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以安全、科学、有趣为活动原则,为家长及1—3岁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指导服务,通过律动游戏、绘画、手工DIY等活动,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助力婴幼儿健康成长。
解锁社区治理“密钥”,文化赋能社区治理
邻睦万事兴,将“睦邻”文化植入社区治理,以增强居民融合为目标,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着力点,增加社区服务的暖色调,让邻里文化与基层治理结成对子,实现寓文于治、以文促治的良性循环。
开展邻里文化活动,促进邻里和谐。以“促进邻里和谐,倡树美德健康”为目标,组织开展“邻里一家亲百家宴”、趣味运动会、公益电影进社区等活动,搭建起邻里交流的平台,通过参加活动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凝聚邻里力量,讲好邻里故事,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丰富活跃文化内涵,营造互助、和睦的良好氛围。
畅通居民议事渠道,鼓励邻里共议。以“商以求同,协以事成”为原则,依托四方议事平台,协调调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优势资源,督导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通过业主恳谈会,畅通居民议事渠道,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共商治理良策,形成邻里共商共议的良好氛围。
激活社区自治活力,凝聚共治力量。广泛发动居民担任“移动网格员"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通过“见事管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获得信用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信用超市实物奖励。此外,社区还建设了“移动网格员”暖心服务驿站,提供避暑取暖、歇脚饮水、自助充电等服务,暖心的举措吸引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加入队伍。